close

照我往常的興趣生命週期來看的話,這波因為James McAvoy而來的電影嗜好大概能維持到5月左右(如果我沒有被論文煩死的話)

就訂個自己的影評分級好了

不然我自己看"推薦""普推"這樣的標籤感覺也蠻怪的

 

※提示:非專業影評,純粹就看到的東西給感想的東西。

 

基本分級制用等第分級,分成A - B - C - F

評分看的項目主要是

1. 故事:劇本的合理性、以及導演「說出來的故事」是否大致合理。這項目本來不是拿來評判導演的,一直到我看了《長城》......

2. 演員表現:包括對角色的理解跟演繹。我最偏好的是眼睛有戲、講台詞時拿捏得度的那類演員。也喜歡戲劇感很重的演員。

3. 佈景/美術/服裝:我對時代風格的理解不深,所以出現如果連我都能挑得出來的錯誤的話,扣分可能會滿重的。另外我非常喜歡顏色的運用。

4. 運鏡:包括鏡頭角度以及象徵意涵。我特別偏好符合基本攝影原則(例如三等分、九宮格)的畫面。不喜歡過多無意義的場景鏡頭。

5. 剪輯:跟"故事"的評分標準相比,剪輯對我來說偏向"導演說故事的連續性",可以說是說故事的手法。例如倒敘、插敘等等。

 

大概就這五點,配樂我基本上不會計分,因為我沒什麼配樂的品味......除非到了讓我忍受不了超級出戲的那種。音效一般來說要讓我出戲也很難。

故事對我是最重要的,要有一個明確的、完整的、並且觀眾看得懂的故事。如果使用過多的暗喻導致故事支離破碎的話,對我來說是本末倒置。

第二是演員表現,當然前提是主要演員的演技必須及格,如果連主要演員的演技都糟糕透頂的話,我可能根本不會看完片子。但如果主要演員及格了,那我可以忽略配角的演技不佳,例如《長城》那個只用一個動作就讓我出戲的小皇帝......

第三是運鏡,電影作為一項藝術表現,必須要發揮它和文學、畫作、音樂等形式不同之處。運鏡就是電影的核心關鍵。用鏡頭說出不能說的故事才是電影能夠耐人尋味的地方。

第四是剪輯,好的剪輯跟過場不會在觀影過程出現接點,維持故事的流暢,並適時給出理解故事的線索。不好的剪輯就一起下地獄囉。

最後的佈景跟美術,只要做到不要讓我挑毛病就行了......我覺得以我的水準而言不應該是一件很難的事吧。當然如果有符合劇情的設計就會加分。

至於影片類型,沒有特別的偏好,但爆米花超級英雄片、溫馨家庭片跟純浪漫愛情片,雖然不會因為類型而打分偏低,不過我會比較傾向不看。

 

以下等第說明。

●A級

五個項目的表現都在優等以上,故事完整不拖沓、不使我感到無聊,具有說服性。演員表現符合角色背景、推動情節的決定符合角色設定個性,有出彩並令人深刻的代表場景。佈景沒有根本問題,色彩運用得當且富意義,並不庸俗。運鏡角度使人更容易入戲,並且鏡頭本身也在訴說劇本不能明示的故事。剪輯與過場流暢、不會使人感到故事出現斷層。以上全部符合的話就是A。

A+會給予那些在符合標準上更"具有新意"的電影,經典不衰的電影。

A-代表電影四項項目符合標準,但其中一項差強人意。瑕不掩瑜的概念。

●B級

故事與演員表現其中一項在優等以上、另一項有良好表現,其餘項目為尚可的電影。值得一觀並會寫推薦心得的電影,但尚有許多可改進之處。

B+表示這部電影有三個項目在優等以上,或者故事具有野心的電影。

B-表示故事與演員其中一項僅有尚可表現。

●C級

只能稱得上是及格的作業,但不符合電影作為「藝術表現」的需求。

通常出現在那些連故事都說不好,令觀眾不能入戲的電影。五項項目內其中一項不及格就會是C級(或以下)。

C+表示這部電影有一個項目是優等的情況。評價大概是"這麼好的○○出現在這部電影真是浪費"

C-表示這部電影除了一項不及格,剩下也只是尚可的情況。

●F級

"這部電影丟去垃圾桶吧"的情況。我希望我這輩子都不需要打這個等第,因為這代表我浪費了超過一個小時以上的人生= =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朝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